蔡宗恩的物理治療大小事 WFU

網站頁籤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年前大掃除,擔心肩痛找上門?醫傳授:做完家事後『這個動作』能減輕不適。

      

作者:蔡宗恩 物理治療師 


小玉老師是名任教於國中的老師,近日因肩頸不適而前來就診。

老師:我右邊頸部很不舒服,就是從脖子一路往下到胸口上方都覺得很緊繃。
我:請問你過去一週有做了什麼事情嗎?
老師:因為學校開始放寒假,所以趁著空檔幫家裡大掃除。
我:那你都做了哪些家務呢?
老師:擦窗戶啊,還有一些比較高的櫃子等等。
我:那有可能是舉手和仰頭太久造成肌肉發炎了。



相關解剖位置及功能


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SCM)是指位於脖子兩側,從耳朵後方一路向下延伸至鎖骨的肌肉。主要作用是側彎、旋轉、彎曲頸部,還能協助吸氣、穩定頸椎、幫助咬咀嚼

容易造成不適的原因:

1.工作特別是在進行一些需要肩膀高舉過頭的動作。

2.錯誤的姿勢:長時間處於不良姿勢;像是工作時頭前傾或睡覺時枕頭過高。

3.受傷或疾病:有時由於頸部肌肉過度緊張或拉傷所引起;而常見疾病則像是斜頸。這是一種出生時就存在的症狀,可能與肌肉的不正常發展或神經系統的問題使頭部傾斜或轉向一側。


胸鎖乳突肌症候群是什麼?


此條肌肉一旦出現症狀時,除了頸部的不適外,也會表現在其他鄰近位置。因此所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舉例常見症狀:
  1. 1.頸部僵硬:左右轉動時活動度範圍很小,時常感到頭頸僵硬。

  2. 2.轉移痛常見位置:可分成胸骨部分:枕骨後方往前延伸到同側眉毛、臉頰和喉嚨;鎖骨部分:前額及耳後疼痛(嚴重時出現暈眩感)。

  3. 3.張力型頭痛、頸因性頭痛


脖子痛就一定是胸鎖乳突肌症候群嗎?


日常生活中造成脖子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各自有相對應的症狀及位置,如果有脖子疼痛或不適,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評估,以獲得確切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建議。

其他常見病症如下:

頸椎退化:容易導致頸部肌肉緊繃和僵硬,範圍從頸部向上延伸至頭部或向下延伸到肩部,嚴重時如果壓迫神經根造成損傷,可能會導致手臂麻木、刺痛或無力。

改善的方法有哪些?


  1. 1.物理治療:急性期時會先使用冰敷、以減緩發炎,之後可改成熱敷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達到肌肉放鬆。此外也需藉由徒手治療針對肌肉筋膜等軟組織進行鬆解,以恢復彈性及關節活動度。


  2. 2.休息:避免過多使用肩膀及減少會產生疼痛之動作。


  3. 3.藥物:嚴重時可服用醫生所開立之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來減輕發



在家可以做這些


單側拉伸

以右側為例。左手放至右側鎖骨處,往左側彎後,轉向右側,接著向後伸直頸部,直到脖子右前側肌肉有感到輕微拉伸感,維持此姿勢30秒,每天數次。




雙側拉伸

雙手交叉放至胸前、固定對側鎖骨,接著深吸氣後,將頸部向後仰同時做出吐氣動作,直到脖子前側肌肉有感到輕微拉伸感維持此姿勢30秒,每天數次。




延伸閱讀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長期熬夜追劇滑手機,不僅視力易受損。醫警示:嚴重時此部位需開刀才能復原。

     

作者:蔡宗恩 物理治療師 


為什麼我最近手指都感覺到卡卡的,活動不很自然
嚴重的時候還伸不直需要用另一隻手來幫忙
而且摸起來還會感覺硬硬的,似乎有一顆東西在裡面,用力按壓的話會很疼痛

你有聽過『板機指』嗎?


什麼是板機指?


又稱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是指當反複使用手指後,使肌腱退化及增厚進而影響至活動。當想要嘗試伸直手指時,則會使增厚的肌腱產生彈響聲。

容易造成的原因:

1.工作需要經常勞動手指的職業,如:鍵盤打字員、銀行行員。

2.年齡:好發年齡大約落在40~60歲之間。

3.受傷或疾病:手部或手指曾經有受傷或是家族有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或痛風病史者。



板機指會出現什麼症狀?


  1. 1.手指疼痛:通常是手指的關節部位,尤其是掌面。

  2. 2.腫脹:發炎可能會導致手指部位腫脹。

  3. 3.功能受限:手指的屈曲、伸展動作可能受到限制,屈曲更為明顯。通常患者會形容手指在活動時有卡住感。

拇指痛就一定是板機指嗎?


日常生活中造成拇指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各自有相對應的症狀及位置,如果有拇指疼痛或不適,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評估,以獲得確切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建議。
拇指其他常見病症如下:
  1. 1.媽媽手:是指手腕大拇指側的肌腱(拇長屈肌腱和拇長伸肌腱)發炎,症狀通常會影響到手指和拇指動作,甚至是手腕
  1. 2.扭傷:拇指扭傷是最常見的拇指受傷形式之一,通常發生在拇指的關節。可能由於突然的過度彎曲、轉動或外力撞擊所引起,可能導致扭傷和關節韌帶的損傷。

改善板機指的方法包括:


  1. 1.物理治療:通常會使用熱敷、超音波來促進血液循環,並達到肌肉放鬆及修復。也需藉由徒手治療針對卡住肌腱進行鬆解,以增加關節活動度及滑動性。


  2. 2.休息:避免使用受影響的手指以減輕發炎症狀。


  3. 3.使用護具特殊的手腕支具或分隔器可以幫助维持手指在適當位置以減輕症狀。


    4.注射或藥物:醫生可在受傷的肌腱周圍注射皮質類固醇以減輕發炎或開立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


    5.手術開刀:如果以上方式持續3~6月後效果不佳,則需藉由開刀來改善。目前可分成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


在家改善板機指做這些


肌腱滑動

將患側手之四指併攏伸直,先彎曲遠端手指再彎曲近端手指,然後向前伸直推出(手指與手掌成L型),重複此套動作,每天數次。





近端肌腱牽拉運動

用好邊手包覆抓握壞邊手的四隻手指關節後向下牽拉,直到近端關節上方肌腱有感到輕微痠痛,維持此姿勢30秒,每天數次。





遠端肌腱牽拉運動

將壞邊的手指伸直,之後用好邊食指頂住壞邊手指中間關節,接著以好邊大拇指施力,將壞邊遠端手指向後彎曲,直到遠端關節上方肌腱有感到輕微痠痛,維持此姿勢30秒,每天數次。




每個人的板機指症狀和嚴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以上這些動作僅供參考,如做完這些動作後有任何問題,請務必諮詢治療師以提供更適合的建議與指導,才能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有效的恢復。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媽媽手並非『女性』專屬!治療師教你分辨有秘招!

    

作者:蔡宗恩 物理治療師 


楊媽:『我在切菜的時候,手腕都會出現悶痛的感覺』

『每次當我在練習吉他,總會痛到使不上力』,杜哥說。

以上這些情形可能是手腕肌腱過度使用所造成的發炎,俗稱媽媽手。


什麼是媽媽手?


又稱橈側手腕肌腱炎(Radial-sided wrist tendinitis)是指手腕大拇指側的肌腱(拇長屈肌腱和拇長伸肌腱)發炎,症狀通常會影響到手指和拇指動作,甚至是手腕

容易造成的原因:

1.過度使用:頻繁且高重複性的手指和拇指運動,特別是在使用手部力量的活動(例如敲擊鍵盤、使用滑鼠、打球等)時,可能導致肌腱受到壓力和磨擦,最終導致發炎。

2.姿勢不良:長時間維持不正確的手部姿勢,尤其是過度彎曲或伸展手腕,可能導致肌腱受到不當的壓力,引起不適感。

3.手腕受傷:手腕扭傷或其他受傷情形可能導致肌腱發炎反應。


媽媽手會出現什麼症狀?


  1. 1.手腕疼痛:在手腕大拇指側感到疼痛,尤其在手指和拇指活動時。

  2. 2.腫脹和局部壓痛:患處可能會有輕度腫脹和壓痛感。

  3. 3.功能受限:當前述症狀日趨嚴重時,手指和拇指的運動可能就會受到限制。


拇指痛就一定是媽媽手嗎?


日常生活中造成拇指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各自有相對應的症狀及位置,如果有拇指疼痛或不適,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評估,以獲得確切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建議。
拇指其他常見病症如下:
  1. 1.扭傷:拇指扭傷是最常見的拇指受傷形式之一,通常發生在拇指的關節。可能由於突然的過度彎曲、轉動或外力撞擊所引起,可能導致扭傷和關節韌帶的損傷。
  1. 2.板機指主要影響手指彎曲和伸直動作。長時間重複性手指運動、過度使用手指、手指受傷引起,導致肌腱在運動時出現卡住無法伸直的狀況。


改善媽媽手的方法包括:


  1. 1.物理治療:包括熱敷、超音波等儀器治療。也需藉由徒手方式執行伸展運動、肌肉強化和手部動作訓練等,幫助減緩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和恢復肌肉力量。


  2. 2.冰敷:使用冰敷袋或冷敷物品減輕患部疼痛和腫脹。


  3. 3.休息和減少活動:給予患部足夠的休息時間,以減少壓力和負荷。


  4. 4.保護和支撐:平常可配戴護腕或手套等支撐性護具來減輕肌腱的壓力,嚴重時需使用矯正用護具。


    5.藥物治療:可根據醫生所開立的醫囑來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減輕炎症和疼痛。



在家改善媽媽手做這些


大拇指肌腱伸展

伸直手臂,掌心朝內,用四隻手指包覆抓握大拇指後往下牽拉,直到手腕關節處的肌肉有輕微拉伸感,維持此姿勢30秒,每天數次。



大拇指關節牽引

用好邊手包覆抓握壞邊手的大拇指關節後向外牽引,直到拇指關節有感到被牽拉開,維持此姿勢30秒,每天數次。




肌力訓練(手指三

用壞邊手的大拇指關節與小拇指相互碰觸,類似做出數字三的動作,重覆10~15次(一回)、每天數回。



肌力訓練(橡皮筋或曬衣夾

首先手腕維持正中位置,在壞邊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套上橡皮筋,接著將橡皮筋撐開,直到手腕關節處的肌肉有輕微痠痛感,接著放鬆恢復原本姿勢。重覆10~15次(一回)、每天數回。

同樣動作亦可更改成曬衣夾,可使訓練強度更高。




每個人的媽媽手症狀和嚴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以上這些動作僅供參考,如做完這些動作後有任何問題,請務必諮詢治療師以提供更適合的建議與指導,才能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有效的恢復。